近期微博上有如此一个热点话题:
“男生就得穷养吗?”
女友吃一盘25块钱的茄子就是不会过日子?
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把一个男生培养的这样“出色”?
且不说那25块钱已经要不回来,这样“高论”只能在女朋友的面前看上去掉价,这是何苦来哉?
可能,20多年的“穷养”生活,可能只教会了你怎么样艰苦朴素,却偏偏没教会你与别人交往的能力。
评论里的一位网友说的非常扎心:
小时候,穷点儿也不过是其他人晚餐炖排骨,自己吃馒头。这并不可以影响我的快乐。
长大后,遇见自己喜欢却条件比自己好不少的女生时,那种自卑才是发自内心的。
不难看出,有不少的男生是都是在这种“穷养儿”式教育下,埋下了自卑的种子。
而且,因为这种随着一生的自卑感,最后与幸福失之交臂。
这种畸形的“穷养儿”式教育下,一批又一批的男生被我们的爸爸妈妈亲手“毁掉”。
02
上学时,曾听舍友说过他一位发小的“传奇”故事。
舍友的发小家境还可以,但由于爸爸妈妈从小就对他灌输着一些精打细算的“过日子”思想,致使他的为人像极了郭德纲相声里所形容的那样:
外出捡不着钱即使丢。
好友相聚,大伙相约一块去吃自助。饭毕刚刚走出餐厅门口,那位发小就迫不及待地向众人炫耀起刚刚从餐厅“缴获”的叉子、勺子等各种战利品,丝毫不惧周遭朋友们鄙夷的目光。
每每与家人去参加别人的结婚典礼,他们总能从宴席上“赚”回来一套未拆封的消毒餐具和各种喜宴上留下的饮料、烟。
即使是闲来无事他去网咖上网,都可以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把耳机的线割掉带回家备用。
对于他的“光辉事迹”,好友们虽多次相劝,但他不只毫无愧意,反而振振有词:
“我可是花了钱的呀,什么东西都不带走,太亏了!况且,那些人哪个不比我有钱,至于和我斤斤计较这点不值钱东西么?”
为了不让自己“亏本”,扔掉我们的脸面、毁掉我们的名声、游走在法律红线的边缘也要用各种办法去占实惠。非常难想象,如此的言论会是一个从小就同意了学校教育的男生所讲出来的。
还记得一次我与妈妈去菜市场,遇到了一对同样携带孩子一块买菜的母子。
人声鼎沸,嘈杂热闹的菜市场里,这位妈妈看上去平时的与摊主讨价还价,可个头矮小的孩子却趁着摊主分神偷拿着摆设在菜摊边缘的土豆、大蒜。
买完菜后,妈妈看着多出的一些菜品并未生气,反而春风得意地爱抚着孩子头发,仿佛在高兴地告诉孩子:你真懂事,了解为大人省钱。
从母子的装扮上看,这些人并不是被贫穷所迫,甚至家境还可能是很好的。
但对孩子从小这样教育,只能令孩子不分善恶,培养“占实惠”的不好的习惯。长此以往,非常难想象孩子将来会做出如何出格的事来。
这样的“占实惠”的教育方法是“穷养儿”教育的另外一种畸形成长,不只毫无教养内涵,反而会滋生小孩恶之花的成长,所导致风险的不容小觑。
03
知乎上关于男生穷养问题下,有一篇高赞回答是这么讲的:
爸爸妈妈对贫穷的信仰坚定不移。
他们深信贫穷可以让孩子掌握吃苦,了解赚钱不容易。
然而他们只不过把他们的儿子培养了一个自卑、敏锐又不擅交际的屌丝。
对此,我感同身受。
初高中时,爸爸妈妈担忧我会受坏孩子影响,做出逃课、上网咖等一些坏事,所以生活费给的极少。高中寄宿在学校时,甚至每月的生活费只有50元(其实家境并不是比别家的差)。
有时下课时间延长,别的同掌握去超市买上一包的便捷面甚至会给自己加根香肠。而我只能压下我们的羡慕去饭店的窗口询问阿姨还有没没卖完的汤水、馒头,有时饭卖完了自己也不舍得像别的同学一样“奢侈一把”。
长期在这种生活状况中,我明显感感觉我的心理越发的多疑、矫情、和其他人相处困难,就算是目前上了班工作将来,同事们对我的印象也是酸气十足、小心翼翼、胆怯又有的懦弱,间接影响着我在职场中的进步。
孩子学坏,是为人爸爸妈妈在上学期间都会担忧的一件事。
为了给自己服下一颗“定心丸”,不少爸爸妈妈便使用了如此“穷养儿”式简单暴力的方法。
他们以一种强制干涉、通过资金限制行动的办法来达到我们的心安,却为一些天性单纯的老实孩子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
爸爸妈妈打着担忧孩子的旗号,其实不信赖感,早已横跨在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
用如此一种畸形的办法去培养一个男生节俭勤劳,感受生活的不容易,必然会让男生长大将来格局遭到限制。
试想,当一个成年男性只把心思放在柴米油盐,为节省那几毛几块而勾心斗角,花尽心思,而不想着创造财富,如此的格局如何会在社会和职场中拥有广阔的将来呢?
04
我的爸爸在工矿企业上班,单位里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事。
爸爸的同事从小是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有时与别人几元钱薪资的差别都会令他心中不忿。过去,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令爸爸的同事转到办公室的管理岗,但由于他感觉在井下一线要比办公室管理岗薪资高,就舍弃了这个机会。
几年后,同批次转到管理岗的同事们大多都提了干,薪资也伴随职位水涨船高。而他目前还是在井下辛苦的挣着那多出来的几百块辛苦钱,中间还由于一次的违章操作负了伤。
目前这位朋友屡屡跟爸爸提起这类往事,一直后悔不已。
就那句话所说:贫穷,限制了大家的想象力。
这是“穷养儿”式教育的另一弊病。
它的存在影响着大家每个人的判断力,使得大家的思维长期固化,犹如井底之蛙一般,看不到更高中一年级层的广阔世界。
台湾作家刘墉曾说过:我期望儿子将来有一天在女友家做客,既能把一整只龙虾吃得干干净净,让他们了解自己见过场面;而当女友家龙头漏水时,又能立刻拿起扳手维修,让他们了解自己绝不是娇生惯养,而是有责任担当。
由此大家应该了解,穷养和富养并非站在对立面的两种教育方法。
之所以要“穷养”,不是为了告诉孩子大家作为爸爸妈妈有多穷而养,而是要以培养独立自主的品质,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这个目的去养。
同理,“富养”更不是为了去向孩子炫耀我们的财富,而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信、从容,和高雅的风韵。
两种养育方法的结合,才可以养育出性格完善、表现出色的孩子。
此外,爸爸妈妈在教育方法上也应该掌握学会尺度。
对于孩子适当的需要,不论精神还是物质,大家应该想尽方法去给与。但对于孩子毫无底线的索取和所求,大家也决不可以失去原则。
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于渔。你想要树上的苹果,我会教会你爬树或者为你搬一架梯子对你说怎么样摘取,而不由于你的哭闹就爬上爬下以求达到你的认可。
既不可以让孩子失去自信也不可以让他产生幻觉,这是为人爸爸妈妈都该掌握去学会的尺度。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其实“穷养”“富养”都不如好的“教养”,穷养操作不当,会让孩子自卑不堪,富养把握不好度,会让孩子骄纵攀比,唯独教养,一点一滴,最实在,效果最好。